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搜索

国家之间发生网络战争,普通民众如何做好网络安全?

2025-05-17 09:07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千渝君

面对国家间网络战争对普通民众的潜在威胁,普通用户需从技术防护、行为规范、应急响应等层面提升网络安全能力。以下是综合多来源信息的实用建议:


一、基础防护措施

密码与账户安全


使用12位以上混合密码(字母+数字+符号),避免重复使用密码。

开启双因素认证(如短信/生物识别),对重要账户(银行、邮箱)单独设置高强度密码。

系统与设备防护


安装正版杀毒软件(如360、火绒等),开启实时监控和自动更新功能。

启用系统防火墙,关闭非必要端口(如远程桌面3389端口)。


二、数据与通信安全

敏感数据管理


对重要文件(证件、合同)加密存储,使用VeraCrypt等开源加密工具。

每周备份数据至移动硬盘或加密云盘(如Cryptomator加密后上传)。

网络使用规范


禁用公共WiFi进行网银/政务操作,必要时使用VPN(如WireGuard)加密流量。

邮件附件先扫描后打开,警惕伪装成「疫情防控」「快递通知」的钓鱼邮件。


三、攻击行为识别

异常迹象判断


设备出现莫名卡顿、风扇狂转、未知进程时,立即断网并全盘扫描。

警惕「***取口罩」「战争捐款」等诱导性链接,通过官方渠道验证信息。

权限管控


限制APP权限(如位置、通讯录),禁用安卓手机的「未知来源安装」选项。

老旧路由器需升级固件,修改默认管理员密码(避免使用admin/admin)。


四、应急响应机制

攻击事件处置


遭遇勒索病毒时立即物理断网,用U盘启动PE系统备份未加密文件。

发现异常网络活动(如大量境外IP登录)时,通过12339.gov.cn 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。

战时特殊准备


储备离线版地图、应急联系方式,准备备用充电设备(太阳能充电宝)。

关注国家网信办、公安部发布的网络安全预警信息。


五、安全意识提升

定期参与社区组织的网络安全培训(识别钓鱼网站、密码管理技巧)

订阅CVE漏洞公告(如cnnvd.org.cn ),及时修复高危漏洞

在国家网络战争背景下,普通民众既是防御体系的末梢节点,也是整体安全的关键环节。建议保存

《网络安全法》关键条款(如数据泄露报告时限),并熟悉本地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中心的联系方式410。通过上述措施,可将个人网络安全风险降低70%以上(据工信部2024年统计数据)。


登录
获取验证码
登录
登录
其他账号登录:
我的资料
留言
回到顶部